

主题:沙盘游戏技法的理解与体验
主讲人:马春霞老师
时间: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14:3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大雁塔校区 9511
沙盘游戏不分析也不治疗,这让心理学的学生听起来有点费解,经过两个小时的讲解,应用了求雨者的故事,做了体验,很多同学明白了每人都是自己的小宇宙,治愈的种子埋藏自己的心灵深处。
心理分析既不“分析”也不“治疗”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古老故事:在北方一个穷困的村庄里,干旱的天气持续了好几个月了,苦恼而烦躁的村民无奈请来了能够呼风唤雨的法师。法师巡视了村庄,但是却什么也没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在村子外面搭一间草房。他住下后仍然什么都不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定时为他准备饭菜,焦急的村民们无奈只好照做……就这样,一周过去了,天空竟奇迹般地下起雨来!村民们问法师到底是怎么做的,他说,我没做什么法事,我刚来的时候,你们村子乱作一团,所以天也不下雨,等到你们每天为我送饭并恢复有规律的生活后,老天自然就下雨了!
这个“求雨者”的故事看似简单,却是荣格早年在谈到心灵治愈时必定会先讲的故事,原因是这个故事包含了分析心理学心灵治愈的基本要素。
心灵沟通是治愈的必要手段
在“求雨者”的故事中,村民们是烦躁和慌乱的,在法师看来,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界是分裂的,正是这分裂阻碍了自然界用雨水滋养生命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分析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看法也是如此:
疾病和困扰就像是干旱的天气,它来自于个体与无意识的隔离、自我与自性的分裂、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心理疾病的困扰与故事中村民的饥渴一样,来自于心灵的孤立,因孤立而失去自然的滋养。因此,无论是法师还是分析心理学家,心灵的沟通都是他们治愈的必要手段。
要沟通心灵就要有恰当的行事原则。聪明的法师选择住在村子边上,这样做是因为他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村民的生活气氛,并且在村民们一次次送去食物的活动中承受他们的焦虑和慌乱,而他之所以不住进村子,是因为他不想也卷入慌乱的气氛之中,而失去自己与天地沟通的能力。而在心理分析中,这就是所谓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心灵“共情”的原则,当事人带来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消极的情绪时,治疗师此时就成为这所有情绪的容纳者,有了这容纳者,当事人才可以暂时卸下包袱,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灵,而治疗师永远保持着共鸣但不卷入的旁观者态度。这就是心灵之间的沟通。然而,这样的沟通仅仅是打开治愈之门的钥匙,心灵的治愈还必须做到个体与无意识之间的沟通和人与自然界之间沟通。正如法师所做的,只有达到天人之间的“感应”,或者说是实现了某种“共时性”的领悟,分析心理学的治愈才算实现。
治好心灵的是心灵自己
天人感应和沟通自然如此重要,是因为治愈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界,来自于无意识。在故事中,治疗干旱的法师没做什么,他只是通过“共情”和“包容”来帮助村民们恢复了平静和秩序,村民们自然而然地就恢复了与自然的沟通,而一旦这种沟通实现,上天自然会用雨水来治疗干旱。因此,法师所做的只是唤起了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好生之德”。
可以说,心理分析师所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因为在心理分析看来,治愈的力量也是来自于无意识本身,来自于与无意识的沟通。因此,心理分析侧重于无意识层面的工作,在无意识中获得治愈的能量,帮助心灵重返原本的状态和自愈力的唤起。所以,心理分析不“分析”,也不“治疗”,因为,心灵无需外部强加的任何力量,因为真正治好心灵的是心灵自己。由此引伸而出的是心灵自愈的另一层含义,即:自愈的产生不是依靠外界的能量补偿,而是来自于自身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当我们的情结成为困扰的时候,情结就不再为我们所有,而是成为了有自主权的“它物”,这个它在此时占据了我们的能量,而相对于它来说的“我们”则失去了同等的能量。通过心灵自愈功能的唤起,情结重新归顺到我们的控制之中,这样,我们就又重新从情结那里得到力量。如果用法师的话说,那就是“下雨所需的能量正是由村民焦虑情绪的能量转换而来”。而古代的炼金术士的名言更适合用在这里,那就是“治愈毒性的药物来自于毒性本身”。
因此,可以说,心理分析治愈的原理是无意识自愈力的唤起,所做的工作是在情结中寻找能量的转换。
心理分析既不“分析”也不“治疗”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古老故事:在北方一个穷困的村庄里,干旱的天气持续了好几个月了,苦恼而烦躁的村民无奈请来了能够呼风唤雨的法师。法师巡视了村庄,但是却什么也没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在村子外面搭一间草房。他住下后仍然什么都不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定时为他准备饭菜,焦急的村民们无奈只好照做……就这样,一周过去了,天空竟奇迹般地下起雨来!村民们问法师到底是怎么做的,他说,我没做什么法事,我刚来的时候,你们村子乱作一团,所以天也不下雨,等到你们每天为我送饭并恢复有规律的生活后,老天自然就下雨了!
这个“求雨者”的故事看似简单,却是荣格早年在谈到心灵治愈时必定会先讲的故事,原因是这个故事包含了分析心理学心灵治愈的基本要素。
心灵沟通是治愈的必要手段
在“求雨者”的故事中,村民们是烦躁和慌乱的,在法师看来,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界是分裂的,正是这分裂阻碍了自然界用雨水滋养生命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分析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看法也是如此:
疾病和困扰就像是干旱的天气,它来自于个体与无意识的隔离、自我与自性的分裂、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心理疾病的困扰与故事中村民的饥渴一样,来自于心灵的孤立,因孤立而失去自然的滋养。因此,无论是法师还是分析心理学家,心灵的沟通都是他们治愈的必要手段。
要沟通心灵就要有恰当的行事原则。聪明的法师选择住在村子边上,这样做是因为他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村民的生活气氛,并且在村民们一次次送去食物的活动中承受他们的焦虑和慌乱,而他之所以不住进村子,是因为他不想也卷入慌乱的气氛之中,而失去自己与天地沟通的能力。而在心理分析中,这就是所谓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心灵“共情”的原则,当事人带来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消极的情绪时,治疗师此时就成为这所有情绪的容纳者,有了这容纳者,当事人才可以暂时卸下包袱,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灵,而治疗师永远保持着共鸣但不卷入的旁观者态度。这就是心灵之间的沟通。然而,这样的沟通仅仅是打开治愈之门的钥匙,心灵的治愈还必须做到个体与无意识之间的沟通和人与自然界之间沟通。正如法师所做的,只有达到天人之间的“感应”,或者说是实现了某种“共时性”的领悟,分析心理学的治愈才算实现。
治好心灵的是心灵自己
天人感应和沟通自然如此重要,是因为治愈的力量来自于自然界,来自于无意识。在故事中,治疗干旱的法师没做什么,他只是通过“共情”和“包容”来帮助村民们恢复了平静和秩序,村民们自然而然地就恢复了与自然的沟通,而一旦这种沟通实现,上天自然会用雨水来治疗干旱。因此,法师所做的只是唤起了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好生之德”。
可以说,心理分析师所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因为在心理分析看来,治愈的力量也是来自于无意识本身,来自于与无意识的沟通。因此,心理分析侧重于无意识层面的工作,在无意识中获得治愈的能量,帮助心灵重返原本的状态和自愈力的唤起。所以,心理分析不“分析”,也不“治疗”,因为,心灵无需外部强加的任何力量,因为真正治好心灵的是心灵自己。由此引伸而出的是心灵自愈的另一层含义,即:自愈的产生不是依靠外界的能量补偿,而是来自于自身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当我们的情结成为困扰的时候,情结就不再为我们所有,而是成为了有自主权的“它物”,这个它在此时占据了我们的能量,而相对于它来说的“我们”则失去了同等的能量。通过心灵自愈功能的唤起,情结重新归顺到我们的控制之中,这样,我们就又重新从情结那里得到力量。如果用法师的话说,那就是“下雨所需的能量正是由村民焦虑情绪的能量转换而来”。而古代的炼金术士的名言更适合用在这里,那就是“治愈毒性的药物来自于毒性本身”。
因此,可以说,心理分析治愈的原理是无意识自愈力的唤起,所做的工作是在情结中寻找能量的转换。